走近创作者的世界:为什么我写不出来伟大的作品?丨超星8月精品书单
发布时间:Aug 28, 2024 | 作者:
创作的过程如同一个“黑箱” 我们既无法直接解读一个文本的诞生过程 也无从了解灵感到文本的转化机制 而类似研究人员对于黑箱的测试 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人与创作者的种种访谈 归纳出“创作”这一黑箱的某些特征 了解看似无形、却又无比重要的创作过程 那些伟大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? 他们在写作时究竟都想些什么? 我也有当作家的潜质吗?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 不妨从作家们对这个世界最真诚的回应中 去认识创作的本质 发掘自己的 吐槽 写作潜能~
基调:诚恳、温暖 思考力:⭐⭐⭐⭐ 哈罗·齐默尔曼 德国记者、编辑,不来梅电台“文学圈”节目主持人 君特·格拉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,代表作有《铁皮鼓》《猫与鼠》《我的世纪》《蟹行》等
「小星」邀请你和哈罗·齐默尔曼、 君特·格拉斯加入了群组
豆瓣评分:8.9 阅读指路 >>>
本书整理自哈罗·齐默尔曼对君特·格拉斯所做长篇访谈,涉及君特·格拉斯的生活、创作历程、美学主张等,尤为深入地探讨了其多部作品的创作初衷和背景,堪称一部“君特·格拉斯的小说阅读指南”。
基调:毒舌、火花四溅 思考力:⭐⭐⭐ 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 二十世纪小说大师,代表作有《洛丽塔》《爱达或爱欲:一部家族纪事》《劳拉的原型》等 《巴黎评论》《威斯康星研究》《纽约时报书评》等知名媒体
「小星」邀请你和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、 一众杂志记者加入了群组
豆瓣评分:8.6 阅读指路 >>>
本书是小说大师纳博科夫的自编文集,以22则访谈、11封致编辑的信和14篇文论,勾勒出一个鲜明而坚定的小说家肖像。面对《巴黎评论》《时代》等知名媒体提出的种种刁钻问题,纳博科夫提出一系列见解,谈及生活、文学、教育、电影以及其他种种主题,江湖上流传的独具“纳式”风格的“毒舌”经典语录,大多出自此书。
基调:思辨、严肃 思考力:⭐⭐⭐⭐⭐ 菲利普•罗斯 美国文坛第一人 米兰•昆德拉、艾萨克•巴什维斯•辛格等7位背景迥异的杰出作家
「小星」邀请你和菲利普•罗斯、 米兰•昆德拉等7人加入了群组
豆瓣评分:8.6 阅读指路 >>>
本书是菲利普•罗斯的两部评论集之一,主体部分为访谈录,另有评论文章数篇。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和刁钻的同行,罗斯采访了全球各地的7位杰出作家,并从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、创作动力等方面进行发问。这些访谈在问答的碰撞中显示出严肃文学的真正力量,让我们改变对相关作家的刻板印象,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和他们所处的时代。
对于创作本身,不止读者 可能创作者也无法探明这个箱子里究竟有什么 但我们大可以向箱子里扔一颗石子或皮球 看看返回到我们自身的是什么 而阅读的过程也大概如此 在文本抵达我们之前 我们已先一步将自己的视野、 人生经历、思维框架等等投掷其中 那些返回到我们身上的东西 或许在当下是难以直接察觉的 然而,当我们面向世界、 面向他人、面向崭新的对话时 新的东西自然会流露出来
/ 精品好书 / 更多推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/更多8月精品书单/ ⬇ 左右滑动查看 ⬇